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
手机客服:18601301861 发布日期:2010-08-17
本文由
血糖试纸网整理发布,如果感觉实用请转载给需要的朋友。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!血糖试纸网长期供应血糖仪、
血糖试纸、血糖试纸用量大优惠多!并帮助您解决在选购或使用
血糖仪时遇到的各种问题。
- 糖化血红蛋白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,也不管是空腹还是餐后检测,均能准确反映过去2-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,是目前评价总体血糖控制的金标准。
- 糖化血红蛋白还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发生慢性并发症的预测因子。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显示: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1个百分点,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就增加15%~18%,死亡率增加20%~30%。糖尿病患者最好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.5%以下,一旦超过7%,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就会明显加大。
- 糖化血红蛋白对制定降糖治疗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。有研究表明,当糖化血红蛋白<7.3%时,餐后血糖在总体血糖中所占份额较高,治疗时应着重控制餐后血糖;当糖化血红蛋白>8.4%时,则空腹血糖在总体血糖中所占份额较高,治疗时应着重控制空腹血糖;当糖化血红蛋白在7.3%~8.4%时,控制血糖时,应两方面并重。
- 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还可发现治疗中存在的问题。如果糖尿病患者经常监测血糖都显示控制较好,而糖化血红蛋白却偏高,则需考虑是否平时监测血糖不够全面 (如只测空腹血糖而忽略了餐后血糖),或者可能便携式血糖仪测出的数值不够准确 (如机器老化,试纸受潮、过期等)。
- 糖化血红蛋白还可用于鉴别急性心脑卒中患者高血糖的病因,如果患者血糖虽高,但糖化血红蛋白正常,则说明高血糖是由于应激反应所致;如果患者不仅血糖高,糖化血红蛋白也高,则说明患者原来就可能有糖尿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