胰岛素是皮下注射的。胰岛素短时间内多次在同一部位注射,可能使局部皮下组织吸收能力下降,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和利用。胰岛素注射部位需要经常更换,最好两周之内不使用同一位点注射胰岛素。例如长效胰岛素制剂含有鱼精蛋白能与体内某些成分结合起来,在皮下形成块状物造成毛细淋巴管堵塞,更应该经常更换注射部位。
注射胰岛素的皮下部位有:手臂上部及外侧、腹部两侧、腰背以上、臀部和大腿前部及外侧。也有人主张最好不将臀部选择为注射部位,因糖尿病病人抵抗力较差,容易发生感染而需要在此部位注射抗菌素,故应将臀部皮肤留作注射抗菌素用。身体各部皮肤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不同,前臂及腹壁比臀部及大腿吸收快,在掌握注射时间时应予以注意。
从冰箱中取出的胰岛素,要先检查胰岛素的有效期,并在室温中放置半小时左右再注射。胰岛素应注射在皮下组织层,而不注射在肌肉层,肌肉层吸收快,易引起血糖波动。另外,有硬结或脂肪萎缩处不易吸取胰岛素,应避免使用。皮下注射胰岛素造成感染的机会很少,但病人还是应经常保持皮肤清洁,以减少由于注射胰岛素而引起感染的可能性。
不同种类的胰岛素注射部位应有区别。使用短效胰岛素或与中效混合的胰岛素时,比较适宜的注射部位是腹部。中长效胰岛素,例如睡前注射的中效胰岛素,最合适的注射部位是臀部或大腿。现在很多患者使用预混胰岛素,建议早上在腹部注射,便于控制早餐后的血糖,而晚上为了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,可注射于大腿或臀部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腹部注射胰岛素时,应在距离肚脐3-5厘米的两侧一个手掌大的范围内注射,因为越往身体两侧皮下层越薄,针容易扎到肌肉层。同样,在大腿上注射时,也只能在大腿前外侧注射,因为大腿内侧有较多的血管和神经,不适宜进行胰岛素注射。
注射胰岛素前对注射部位检查非常重要,因为在发生局部并发症的部位注射,会干扰胰岛素的正常吸收,进而影响血糖控制。每次注射前应检查注射部位,避开出现疼痛、皮肤凹陷、皮肤硬结、出血、淤斑、感染的部位。此外,应定期轮换注射部位,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同一个部位,每周左右轮换注射部位,每次注射点应与上次注射点至少相距1厘米。避免在1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个注射点。
|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