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。治疗糖尿病的目的就是使病人有基本正常的代谢水平,防止或延缓糖尿病急、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,使糖尿病人有良好的体力及精神状态,正常地生长、生活、工作。要达到这些目的,就必须与危害糖尿病患者的4个杀手:“高血糖、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粘”做斗争。
控制好糖尿病,首先就是要控制好血糖。国外已对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做过重大研究,发现对1型糖尿病患者,控制好血糖可使视网膜病变减少76%,蛋白尿早期肾病减少39%,临床肾病减少54%,神经病变减少60%。对2型糖尿病患者,控制好血糖能减少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16%,视网膜病变减少21%,糖尿病肾病减少33%。怎么控制好血糖?不外乎是驾好糖尿病教育与心理治疗、饮食治疗、运动治疗、药物治疗、糖尿病监测五驾马车,使血糖维持在基本正常的水平。具体地说,要使空腹血糖低于140mg/dl(7.8mmol/L),餐后两小时血糖低于180mg/dl(10.0mmol/L),而又不发生低血糖。
糖尿病治疗达标,才可以降低糖尿病的危险性。达标的标准是糖化血红蛋白(HbA1c)<6.5%,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分别< 6.1mmol/L和<7.8mmol/L,然而据调查,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仅为25%,导致心脏病、失明、肾病、截肢等并发症上升,患者生活质量下降。专家认为,血糖达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本人的认知和行动。
正常人餐前血糖标准是3.3-6.1mmol/L,餐后2小时血糖是3.3-7.8mmol/L,糖尿病的病人由于长期的高血压,如果血糖接近正常人血糖的低限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,低血糖会造成肾上腺素分泌增多,使人感到心慌、出汗、哆嗦、饥饿、血管收缩,容易造成心绞痛,心肌梗塞,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,所以对于糖尿病控制血糖的标准定为:1.较好标准:餐前血糖6.1-7mmol/L,餐后2小时血糖7.8-10mmol/L;2.最好标准:餐前血糖4.4-6.1mmol/L,餐后2小时血糖4.4-7.8mmol/L。总之,不论血糖低限到多少,以不要出现低血糖症状为标准。
| | |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