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替沙星的不良反应临床100例均属静脉输液加替沙星的患者,男63例,女37例,年龄20~70岁,平均41.6±5.2岁,所有病例均无喹诺酮类药物的过敏史及明确的糖尿病史,以及其他原患疾病。用药原因为呼吸系感染,消化系感染,泌尿、生殖系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。
加替沙星的不良反应表现多样,轻重程度不一,轻者以皮肤过敏及胃肠道反应多见,重者以糖代谢异常多见,而且同一患者可同时发生≥2种的不良反应。有1例病患因非淋菌性尿道炎合并念珠菌感染静脉用药,400 mg/100 ml,滴速20±2滴/分;用药15分钟后,出现心悸、恶心、乏力、面色苍白、神志淡漠、出大量冷汗、四肢湿冷、桡动脉搏动不能触及,无既往药品不良反应史及家族药品不良反应史。
皮肤过敏主要变现为局部皮肤红肿,瘙痒,脱皮,红色或无色丘疹,甚至全身皮肤起风团,但主要表现为瘙痒、红色丘疹;消化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、呕吐、反酸,但以恶心呕吐多见;呼吸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、憋喘;心血管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,血压下降;血糖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高血糖、低血糖、低血糖昏迷等;精神神经症状变现为烦躁,失眠;神经系统主要变现为头晕、耳鸣、视物模糊、烦躁、激动、肢体痉挛性强直样抽搐、四肢麻木等。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为静滴后5分钟至数天(1~10天)不等,但以输液后≤2小时发生多见。
经过临床验证,加替沙星对于治疗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,但是使用此药物会使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概率高出其他抗菌药物4倍,而出现高血糖的概率则是其他药物的17倍,并且一日出现高血糖反应,则会有16.5%的患者死亡,低血糖的患者则会有8%死亡。
通过试验同时还发现,如果把抗菌药物放在一起相比较的话,致使血糖异常升高的药物是加替沙星为1.1%,其次是环丙沙星为0.3%,然后依次是左氧氟沙星为0.3%,莫西沙星和二代头孢菌素都是0.2%,指数最低的为大环内酯类药物,仅为0.1%。
虽然日前还没研究出加替沙星是如何导致血糖不稳定的,但是大多数人都认为是由于此药物促进胰岛素的释放,从而导致低血糖的出现,至于高血糖的出现可能是因为胰岛β细胞空泡化,减少了胰岛素的释放引起的。
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像大环内酯类等对血糖影响比较小的药物,不应用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,尤其是年龄大于75岁的老年患者以及肾功能低下、近期服用降糖药物的患者,更不宜选择此药物,否则会危及生命。
| | | | |